八月十五,中秋至。 關于中秋節(jié),你會想到什么?是歷代文人騷客的詩詞佳作,是形式不一的吟詩拜月,還是甜咸兼?zhèn)、五花八門的月餅,抑或是那一天難能可貴的假期?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之一,中秋節(jié)與春節(jié)、清明節(jié)、端午節(jié)一樣備受國人重視。受中華文化的影響,中秋節(jié)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?shù)厝A人華僑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。2006年5月20日,中秋節(jié)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;自2008年起,中秋節(jié)被列為國家法定節(jié)假日。 據(jù)說,中秋節(jié)起源于我國古代秋祀、拜月之俗,《周禮》中載有“中秋夜迎寒”“秋分拜月”之俗,五谷豐登的時節(jié),人們?yōu)榱舜鹬x神祇的護佑而在中秋節(jié)舉行祭祀活動,稱為“秋報”。 后來祭月逐漸為賞月所替代,中秋被賦予了新的內涵。東晉時,高士謝尚、袁宏于中秋之夜泛舟江上,吟詩賞月,有了“牛渚玩月”這一賞月佳話,引得時人紛紛效仿,以至演化為千百年來廣大人民群眾樂以歡度的中秋佳節(jié)。 到了唐代,中秋賞月之俗已頗為盛行,且與團圓、鄉(xiāng)愁有著綿密的聯(lián)系。但是直到宋代,中秋作為歲時節(jié)令才正式形成并在民間盛行。有專家認為,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(jié),并出現(xiàn)了節(jié)令食品——月餅。到了明清時期,中秋始成為“大節(jié)”,是我國僅次于春節(jié)的第二大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甚至在很多少數(shù)民族和東南亞地區(qū)逐漸傳播開來。 俗話說,“百里不同風,千里不同俗”。自古以來,但凡有節(jié)日,就會有一些相應的習俗,比如說吃食方面、慶;顒拥取S捎谖覈赜蜻|闊、民族眾多,各地的節(jié)日習俗有不少異同點。中秋節(jié)也不例外,撇去各地一些區(qū)域性的特殊習俗外,賞月、拜月、吃月餅、大團圓等是比較廣泛和普遍的習俗。 經過悠久歷史的積淀,中秋節(jié)在義烏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節(jié)慶活動。據(jù)《義烏市志》記載,“中秋賞月 中秋節(jié),通常以月餅饋贈親友。稠城老住戶,咸以香柚插香點燃掛于門楣。50年代前,城鄉(xiāng)處處于夜晚賞月,放水果、月餅、桃酥于米篩,月上陳于庭,所陳之物都插上清香。多家聚集一處,兒童月下玩耍,夜深方散。又為各姓宗祠秋季祭祖之期。新俗仍尚吃月餅、賞月,又尚吃雞肉! 此外,在由義烏叢書編纂委員會編的《義烏民俗》中,也能找到有關“八月十五”的表述,從表述上看,內容更為具體、豐富—— 中秋節(jié),士民以月餅贈親友,今俗以吃雞肉為尚?h城住戶,咸以香柚插香點燃掛于門楣。新中國成立前,城鄉(xiāng)處處于夜晚賞月,放水果、月餅、桃酥于米篩,月上陳于庭,所陳都插上清香。多家聚集一處,兒童月下玩耍,夜深方散。又為各姓宗祠秋季祭祖之期。而今中秋節(jié)宗族祭祖之風已絕,陳篩賞月亦罕見,機關單位向職工饋贈月餅悄然風行,縣城老住戶以香柚插香點燃后懸掛門楣之俗仍盛。用義烏土產香柚,在外部插比普通清香長一倍的特制清香上百支,插時香端縛成束,點燃后香支散開,而成一團紅光的大“香球”。懸掛于庭院大門門楣窗口,以示月圓人圓,寄托著全家對未來生活的祝福。香柚插香需要竅門,因而一些商店制備供應。 流行至今的各式甜餡月餅,舊稱“起酥”。另有一種于1949年后失傳的月餅,為米粉做成的圓月形薄餅,直徑約15-20厘米,色白,不咸不甜,周邊圓圈略高,可插清香,中部低平,有彩繪,專供賞月,也可以吃。背部有襯紙,舊傳,元朝末年,義烏民間為消滅元兵,月餅背后有襯紙,印有“八月十五(向鄉(xiāng)間元兵)一齊開刀”字樣,傳遞滅元信息。2008年始,國家規(guī)定中秋放假一天。 “此心安處是吾鄉(xiāng)” “露從今夜白,月是故鄉(xiāng)明。”中秋,是一個溫暖的節(jié)日,喚醒了鄉(xiāng)愁,祈盼著團圓。 然而,世事難料。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,由于種種原因,很多人節(jié)日不能和家人團圓。受疫情影響,有兩地工作的愛人雖已相別數(shù)月仍不能相聚,有因工作需要在各自崗位值守的父母、子女無暇過節(jié)…… “我很喜歡吃月餅” 講述人:巴特(中文名),來自伊朗,今年40歲 我來義烏開外貿公司已經12年了,也將在這里度過第十二個中秋節(jié)。 我感覺這個節(jié)日最重要的一點是,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吃飯,吃月餅。每年這個時候,我都特別想家,想打電話和媽媽說說話。 我聽得懂中文,而且講得還不錯。有空的時候就去社區(qū)當志愿者,宣傳文明停車、垃圾分類、反詐騙等內容。今天社區(qū)組織做月餅,我也報名參加了。雖然最后我做出來的月餅很難看,但心里還是很興奮,還拍了視頻給遠方的媽媽看。對了,我很喜歡吃月餅,甜的咸的都好吃。 義烏是個神奇的城市,有很多商機,環(huán)境又好,對我們也很友好。有空的時候,我會去小區(qū)的菜市場買菜,然后跟樓上的房東學做義烏菜。我喜歡這個城市,將來有機會一定要接我的媽媽來義烏走走看看。 “只要心中有,在哪兒都是過節(jié)” 講述人:老李,河南人,今年55歲 我是2008年的時候來義烏的,一直在干清掃保潔。每年像中秋、春節(jié)這種節(jié)日,我都在上班。有事要回老家看爹娘啥的,一般都六七月份走。談不上辛苦,畢竟這是我們的工作,走不開,再說也習慣了。只要心中有,在哪兒都是過節(jié)。 我老伴也在這邊,也是干這個。說實話,剛開始的確有些不適應,比如吃食方面,比如工作環(huán)境。這么多年下來,我們已逐漸適應這里的工作和生活。兩個兒子也在義烏打拼,一大家子在一起,身體健康,又有錢賺,挺好的。 義烏的政策好,對我們外地人也很友善。之前留在義烏過年,我們就享受到很多福利。還有一些愛心人士夏天送水、端午送粽子、冬天送圍巾……說實話,這些舉動讓我們心里感到很溫暖。 義烏變化很大,尤其這幾年,馬路變寬了,高樓也變多了。我們也干不了啥事,盡量把路掃干凈,讓每個路過的人看著都舒心。 “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。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!闭缢未笪暮捞K軾所言,無論我們身在何地,“此心安處是故鄉(xiāng)”。 “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” 從《水調歌頭》看蘇軾的中秋情懷 日前,省委文化工作會議提出,要打造以宋韻文化為代表的浙江歷史文化金名片。千年宋韻文化是浙江極具標志性的文化名片,當傳統(tǒng)佳節(jié)遇上宋韻文化,將會產生怎樣的奇妙反應? 比如說,宋詞文化。中秋之夜的悠悠明月,從古至今都是文人騷客鐘愛的吟詠意象,關于中秋的詩詞里,有著濃得化不開的情意。面對清冷的月色,李白寫出“舉杯邀明月,對影成三人”的佳句,杜甫也發(fā)出“露從今夜白,月是故鄉(xiāng)明”的感慨。而被廣為傳頌的“秦時明月漢時關”以及“明月千里照相思”,更是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,傾訴相思之情。 縱觀眾多以中秋之月為主題的千古詩詞,蘇軾的《水調歌頭·明月幾時有》應該是最受大家關注的作品之一,被稱作是歷代中秋詞中的絕唱。 “明月幾時有?把酒問青天。不知天上宮闕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風歸去,又恐瓊樓玉宇,高處不勝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間。 轉朱閣,低綺戶,照無眠。不應有恨,何事長向別時圓?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。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。” 從字面上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上闋寫月,卻處處關乎人事,關乎自身命運。而下闋則以圓月襯托離別,字里行間都是“兼懷子由”的寫照。其中,下闋以白描素寫,人月相襯,既道出了月之陰晴圓缺的實踐規(guī)律,又寫出了人生悲歡離合的事實。 據(jù)說,那天是中秋節(jié),蘇軾和弟弟已有七年未見,當人群散盡之后,其內心愈加落寞,更加思念遠方的弟弟。一句“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”何其悵恨無限,一句“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”道出了世間所有人闔家團圓的美好愿望。字里行間所表達的思親之情深摯無比,感人肺腑,情意愈讀愈深,容易引起共鳴。 其實,詩詞的妙處不僅在于其本身承載著的那些時代氣息,還在于它可以將中華民族文化雅俗共賞的趣味與美感傳遞出來。 |
GMT+8, 2024-10-27 01:22